索引号: | 0713/2017-00475 | 公开日期: | 2017-11-01 |
发布机构: | 电子政务办 | 文号: |
武穴市位处湖北省东部边缘,大别山余脉南麓,长江中游下段北岸。由于市内地质条件复杂、降雨丰沛、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等因素,造成我市地质灾害发生种类多、集中连片分布。
武穴市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矿产开发、交通与城市建设等工程活动强烈,引发的地质灾害也越来越多,几乎遍布武穴市主要地质灾害发育乡镇,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区余川镇,尤其在2016年受特大暴雨影响地质灾害集中爆发,地质灾害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地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利用地质环境资源,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武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以下称规划)是我市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于2008年编制的第一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该规划于2008年12月颁布实施。首轮《规划》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有效,步入了有章可循的科学化防灾轨道,经过第一轮规划期,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各方面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一是建立比较完善的地方性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市、乡镇、村三级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使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形成有法可依、步调一致、分级进行、协同作战。二是完善我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初步形成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监测网,健全分级管理责任制,确保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到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三是对部分特别危险、危害严重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余川镇彭河村二组不稳定斜坡、余川镇余冲村一组滑坡等)进行勘查治理。四是积极推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地质环境行政管理,约束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控制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五是建立了全市监测预警体系,联合气象局汛期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取得较好效果。总之,通过本规划期工作,我市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有明显减少,社会广大公众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明显增强。
近年来,随着武穴市建设和社会经济持续不断发展,人类工程活动日趋频繁,对于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愈加强烈,由此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日益增多,上一轮规划(《武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编制至今,全市地质灾害发生了较大变化,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编制上一轮规划进行修编即编制《武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年)》已迫在眉睫。
本规划编制的依据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鄂土资函﹝2016﹞384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划》基于武穴市地质灾害现状,并与《黄冈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9~2020)》、《武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等规划相衔接。本《规划》主要针对市内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以及地面塌陷等5种地质灾害。本《规划》适用于武穴市境内2016~2020年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域。
本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编制期为2016年,实施基准年为2017年,规划期为2020年;近期为2017~2020年,展望期为2021~2025年;规划引用资料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
武穴市上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共纳入38个地质灾害点,经过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已有21处地质灾害点因达到稳定状态或无威胁对象进行了核销,将其余17处地质灾害点纳入本轮的规划。自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历年来新增上报的地质灾害点共计31处。综上,纳入武穴市本轮规划的地质灾害点共计48处,按照行政区划对地质灾害点分布状况进行统计(见表1-1)。
武穴市地质灾害分乡(镇)统计表 表1-1
灾害类型 乡镇 办事处 | 滑坡 | 崩塌 | 泥石流 | 地面塌陷 | 不稳定斜坡 | 小计 |
小型 | 小型 | 小型 | 小型 | |||
梅川镇 | 4 | 4 | ||||
余川镇 | 13 | 1 | 1 | 6 | 21 | |
花桥镇 | 3 | 3 | ||||
大金镇 | 2 | 1 | 1 | 4 | ||
四望镇 | 2 | 1 | 3 | |||
大法寺镇 | 2 | 5 | 7 | |||
田镇办事处 | 3 | 2 | 1 | 6 | ||
合 计 | 29 | 2 | 1 | 7 | 9 | 48 |
由于武穴市北高南低的地形以及强烈采矿活动,地质灾害多密集分布在北、西南部的低山丘陵区,以滑坡、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为主。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灾害集中分布在北部余川镇、梅川镇;地面塌陷灾害集中分布在西南部的大法寺镇、田镇,北部山区地质灾害由于建房修路切坡及强降雨诱发,南部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强烈矿业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发生主要发生于6~8月,共34处,占地质灾害总数71%,其余时间发生地质灾害14处,占地质灾害总数29%。
我市地质灾害共有48处,规模均为小型。按照险情等级划分,中型地质灾害点3处,小型地质灾害点45处。根据调查情况按评估标准进行评价:市内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额为214.8万元,威胁财产5909万元,威胁人口1481人。
其中滑坡28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58.3%,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63.3万元,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76.0%,威胁财产2970万元,占威胁总财产50.3%;不稳定斜坡9处,占全市地质灾害总数的18.8%,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3万元,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6.0%,威胁财产2275万元,占受威胁总财产38.5%;地面塌陷8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16.7%,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38.3万元,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17.8%,威胁财产609万元,占威胁总财产10.3%。其他地质灾害3处,占全市地质灾害总数的6.2%,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威胁财分别占相应总数的比重不足1%。
本轮规划的48处地质灾害点中,稳定的有13处,占总数的27%,基本稳定的有10处,占总数的21%,不稳定的有25处,占总数的52%。
(二)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成效
1、地质灾害防治制度与组织体系不断完善
2003年11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批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自2004年3月1日起施行。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据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特别严重的实际情况, 2001年5月31日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八号),并于2001年8月1日起施行。根据《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经省人民政府同意,2002年5月29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发布了《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分级管理意见》。
武穴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武穴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武穴市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针对武穴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多在汛期发生的特点,市国土资源局制定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地质灾害汛期值班制度,以期早发现灾情,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武穴市各级人民政府均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初步建立市、乡镇、村组三级管理体系。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基本建立了以国土资源局为指挥核心,基层快报,专业队伍快速出动的快速反应体系。
对不同级别的地质灾害点实行分级监测管理,群专结合;对于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由群众日常监测和专业队伍定期监测相结合,对于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由群众监测为主。监测体系的建立,掌握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信息,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对于突发地质灾害,基本建立了以市国土局为指挥核心,基层快报,专业队伍快速出动的快速反应体系。基本程序为:突发地质灾害村级监测点快报→乡镇快报→市国土局指挥→专业技术队伍快速出动→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应急调查→专业技术队伍提交报告→应急处置。
2、调查评价工作进展较大
十二五期间我市组织专业技术单位开展全市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编制了《武穴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区划报告》(1:10万)、《武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等报告。每年汛期新增地质灾害点,均展开了调查与评价并编制了应急调查报告、简报等。十二五期间,我市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价工作进展较大。
3、监测预警网络逐步健全
监测预警预报网络逐步健全,十二五期间我市在监测预警方面争取上级资金和地方自筹资金累计21万元。根据《武穴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将全市38个地质灾害点划分为市级监测点18个,镇级监测点8个,村级监测点12个,对每个监测点都落实到人,并签定责任书,并对每个灾害点所在负责人发放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让每个灾害体受影响居民充分了解防灾避险知识,一旦进入临灾状态,人人都做到有序撤离危险区,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群测群防监测体系。监测网络的形成,使其及时提供了监测点的动态信息,为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有效地避免了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及财产损失。
4、综合防治效果显著
十二五期间我市采取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措施对地质灾害实施综合治理,成效显著。5年来累计争取省级财政治理工程资金700万元,对武穴市余川镇余冲村一组高边坡等4个地质灾害点实施工程治理,解决受威胁130户674人口人,争取搬迁避让项目3个,争取资金45万元,解决受威胁人口65人。5年来地方自筹资金57万元(含2016年市政府下拨应急处置资金30万元),实施工程治理项目2个,解决受威胁人口28人,实施搬迁避让工程2处,解决受威胁人口25人。
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得到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强矿山的恢复治理工作,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50万元对武穴市田镇循环经济试验区矿山地质环境实施恢复治理,解决受矿山地质环境威胁的群众126人。为对我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全面恢复治理,我市组织编制了《武穴市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对全市70余矿山进行恢复治理。
6、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得到加
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单位资质管理。为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对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进行了资格审查认定,实行了资质分类、分级统一管理,有效地控制了不合格队伍进入地灾防治市场。
实行了地质灾害防治分级管理责任制。为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于2002年发布了《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级管理意见》,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工作方法及工作要求,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分级管理,推行责任管理制度,下级对上级负责。
加强与交通、旅游等部门的合作与分工。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电〔2016〕37号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辖区内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负总责,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国土部门提供技术指导;根据鄂旅游发〔2016〕9号文《关于加强A级旅游景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A级景区及其产权单位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体单位,国土部门负责监管和指导,同时明确了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应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得到普及
十二五期间我市特别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县国土资源局采用集中宣传和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体开展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活动。5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宣传培训活动21次,开展各类地质灾害应急演练50次,发放各类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手册12000份,受教育和培训人员1600人次。通过宣传,普及了地质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自我防范意识。
1、地方性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不健全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01)为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法律依据,为了进一步贯彻与落实这些法律,有必要从我市实情出发,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地方性地质环境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法规、制度和实施办法,如编制矿山开发地质环境管理实施细则、地质灾害责任界定与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从而更好的适应武穴市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质环境行政管理的需要。
2、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市地质灾害防治行政主管常设机构为市国土局,目前在编具体管理工作人员1名;各乡镇所、分局一般为4~9人,地质灾害防治专职人员一般为1名;而每年汛前排查、汛中调查、汛后核查等地质灾害防治任务比较重,要求越来越高、且需要经常做、反复做;人员少,车辆设备不全,经费不足使未来一段时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着挑战。
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地质灾害防治专业化水平不高,基层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还比较淡薄,防灾能力亟待提升。
3、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任务艰巨,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尚存缺口
我市地质灾害数量较多、分布相对集中,多发生在偏远山区,交通十分不便,不仅加大了防治工作的难度,也造成了防治工作经费紧张,给地质灾害防治监管、巡查、抢险带来重重困难。根据我市市情,对于绝大多数地质灾害点,只能通过发动广大群众,在专业队伍的指导下,进行适时监测,一旦遇险便搬迁避让,这是工作的主体部分;但这部分工作必须要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力监督管理,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还有一些地质灾害危险点,分布在人口和建筑物相对集中的地区,避让难度很大,急需进行勘查治理。
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预防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我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实施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的项目10个,仅占规划内地质灾害总数的1/4,并且每年还有不断新增的地质灾害。同时,灾区又多是贫困山区,地方出资极其有限,国家、省财力不足,造成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仍有缺口,特别是一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
3、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多,各类工程活动不断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通过调查,已基本摸清了我市地质灾害“家底”,但因人为工程活动的不当,又有新的隐患点产生,使我市地质灾害防不胜防。如群众切坡建房,不注重护坡,往往是房屋建好了,新的地质灾害隐患也来了。再如公路建设,只注重建路,不注重修坡,一场暴雨下来,滑坡堵车,甚至出现滚石险情。如此种种,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4、地质灾害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还不完善
地质灾害监测系统还不够完善,专业监测仅限于个别点,内容单一,监测网控制面积及精度不够,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专业监测仪器、设备十分缺乏,监测手段落后,精度不高。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进展较慢,尚处于基本数据库建设阶段,地质灾害数据更新、传递、动态查询功能较差,距实用要求有较大差距,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提供快速决策服务。
5、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置任务繁重,技术支撑薄弱
地质环境条件较复杂,人为工程活动强烈,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此起彼伏,仅2016年6月境内就产生突发地质灾害30余处,应急调查、处置任务十分繁重。在应急调查与处置中,往往需要对灾害原因、影响因素、稳定性、危害程度与范围等进行专业技术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合理正确的防治意见,而我市尚末建立公益性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机构,随着未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防治设计、治理工作大量增加,技术管理人员紧缺、技术支撑薄弱的窘境将更为突出,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6、社会经济发展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三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明确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这些目标和部署都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需更加科学和精准。
“十三五”期间,根据国家、省市防灾减灾要求,我市仍需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应急防治体系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地质环境安全保障。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牢固确立“三维纲要”,全面推进“五个湖北”建设,主动适应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建设我市更加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强统筹协调,提高防治效率,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减轻地质灾害风险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统筹规划,协调联动。坚持全市地质灾害防治一盘棋,紧密结合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和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特点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规划、统一部署,重点推进全市重项目规划区以及贫困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科学运用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治理等多种手段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效规避地质灾害风险,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依法依规,科学减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充分认识地质灾害突发性、隐蔽性、破坏性和动态变化性特点,强化基础研究,把握其发生变化规律,促进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科学防灾减灾。
以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为目标,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全面构建全市“四位一体”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完成我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完成我市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实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全覆盖,完善提升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的群专结合监测网络,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全面加强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体系建设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初步建立地质灾害风险管控体系,使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明显减轻。
1、建立完善我市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县(市、区)为单元,逐步建立乡(镇)、村、国土资源所、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四位一体、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2、完成我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全面完成我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南部重点地段岩溶塌陷调查工作,统一开展全市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年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进一步开展重大工程区环境地质调查,为我市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科学支撑。
3、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网络建设。强化重点地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专业监测工作,完善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
构建国土、气象等部门联合的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加强监测预报,加强科研,提升预警精度。
4、加快推进扶贫搬迁与工程治理工作。结合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及土地整治,对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点实施有计划、有步骤的搬迁避让。基本完成已发现的威胁人员密集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工程治理。
5、加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力度。健全地质灾害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我市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支撑、信息网络应急系统平台及应急响应机制。应对极端气候影响,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评价及处置工作,降低人民群众遭受灾害威胁。
6、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全面完成我市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完成应急指挥、监测预警及远程会商三大平台建设及推广运用;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研究。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是根据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强度(频度、面积、体积)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特征进行划分的,根据《湖北省武穴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中的划分原则和分区标准,划定武穴市各灾种地质灾害高、中、低和非易发区,并按灾种划分为若干易发亚区(附图1和表3-1)。各类易发区面积分别为:高易发区的面积为154.5km2,中易发区的面积为384.6km2,低易发区的面积为597.1km2,非易发区的面积为109.8km2;各易发区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12.4%、30.9%、47.9%和8.8%。
武穴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表 表3-1
易发区 | 易发亚区 | 代号 | 面积(km2) | 合计(km2) |
高易发区 (A) | 余川镇彭河村~余川镇桃树岭滑坡不稳定斜坡高易发区 | A1 | 39.0 | 154.5 |
大法寺镇张百珂村~四望镇刘寿村滑坡、地面塌陷高易发亚区 | A2 | 88.9 | ||
花桥镇杨二岭村-大金镇花园村滑坡高易发亚区 | A3 | 14.9 | ||
梅川镇下赵村-梅川镇峰口村滑坡高易发亚区 | A4 | 11.7 | ||
中易发区 (B) | 四望镇吴兴村~田镇办事处中官村滑坡中易发亚区 | B1 | 108.4 | 384.6 |
梅川镇困龙村~花桥镇杨二岭村滑坡、不稳定斜坡中易发亚区 | B2 | 276.2 | ||
低易发区 (C) | 梅川镇柏树下村~花桥镇郑公塔~武穴办事处二里半社区滑坡低易发区 | C | 597.1 | 597.1 |
非易发区 (D) | 武穴市区东侧的武穴街办新矾村~龙坪镇朝阳村~万丈湖农场戴佰章 | D | 109.8 | 109.8 |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1)余川镇彭河村~余川镇桃树岭滑坡不稳定斜坡高易发区(A1)
该区位于武穴市北北东侧,均属于余川镇,面积为39.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3%;地貌为中低山区,最高标高为1063.4m,最低标高为80m,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切割强烈,坡角为35~50°,山坡植被发育。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早白垩纪黄家湾单元二长花岗岩,浅部岩石风化强烈,呈粗砂状、碎块状,工程地质性状较差,深部岩石较完整,呈块状,局部节理裂隙发育。该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为地形条件限制的人工切坡建房,切坡修建旅游公路设施等,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
该区目前发育有16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9处,不稳定斜坡5处,崩塌1处,泥石流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33.3%,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41个/km2,总面积为1.45×104m2,总体积4.28×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差5处,稳定性较差11处,险情等级为中型的1个,15个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73万元。威胁人口439人,威胁资产2465万元。
(2)大法寺镇张百珂村~四望镇刘寿村滑坡、地面塌陷高易发亚区(A2)
该区位于武穴市西侧,横跨田镇办事处、大法寺镇和四望镇,面积为88.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1%;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和长江冲积平原,最高标高为285m,最低标高为22m,相对高差为265m,地形坡度为25~35°,山坡植被不发育。区内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砂砾石和更新统网纹状粉质粘土,出露的基岩由北至南地层逐渐变新,主要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灰岩、寒武系下统牛蹄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泥质灰岩、志留系中统坟头组粉砂岩,三叠系中统嘉陵江组灰岩、下统大冶群灰岩,侏罗系下统王龙滩组石英砂岩;该区岩石风化较弱,岩体结构较好,局部地段被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该区人类经济工程地质活动强烈,主要为矿山(采石、采煤业)开发,以往采煤留下的采空区,目前已给当地的居住环境、生活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为人工切坡建房和修路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该区目前发育有15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7处,地面塌陷7处,不稳定斜坡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31.25%,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17个/km2,总面积为11.94×104m2,总体积18.05×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差5处,稳定性较差10处,灾情等级均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1.3万元。威胁人口883人,威胁资产1749万元。险情等级中型2处,小型13处。
(3)花桥镇杨二岭村-大金镇花园村滑坡高易发亚区(A3)
该区位于武穴市北部,该区横跨花桥镇和大金镇二个镇,面积为14.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9%;地貌为中低山区,标高为200~800m,沟谷切割深度150~350m,山坡坡度为35~45°,区内地势起伏,地面平均坡度25°左右。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红安群浅粒岩、中古代超基岩性、中元古代基性岩、早白垩纪赵俊单元二长花岗岩。本区构造断裂较发育,地表岩石风化强烈,局部风化呈砂状、碎块状,工程地质性状较差。该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和修建公路。
该区目前发育有6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4处,崩塌1处,不稳定斜坡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2.5%,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40个/km2,总面积为2.3412×104m2,总体积21.93×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差4处,稳定性较差2处,灾情等级均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2万元。威胁人口72人,威胁资产395万元。险情等级均为小型。
(4)梅川镇下赵~梅川镇峰口村滑坡高易发亚区(A4)
该区位于武穴市北北西侧,均属于梅川镇,面积为10.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0.8%;地貌为低山丘陵区,最高标高为194.6m,最低标高为60m,相对高差为130m,地形坡度为25~45°,山坡植被较发育。出露的基岩主要为早白垩纪东安河超单元二长花岗岩、早白垩纪鹊儿坡单元二长花岗岩、早白垩纪梅川超单元二长花岗岩和中元古红安群浅粒岩和白云石大理岩。浅部岩石风化较强烈,工程地质性状较差,人工切坡后易形成潜在的滑坡隐患。
该区目前发育有3处地质灾害,均为滑坡;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6.25%,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25个/km2,总面积为5400m2,总体积1.41×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均较差,灾情等级均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5万元。威胁人口31人,威胁资产510万元。险情等级均小型。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
(1)四望镇吴兴村~田镇办事处中官村滑坡中易发亚区(B1)
该区位于武穴市南西侧,横跨四望镇、大法寺镇和田镇办事处二个乡镇1个办事处,面积为108.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7%;该区属丘陵陇岗区,岗坡平缓,岗陇相间,山顶标高为113~323m,地形坡度一般为25~35°。出露的地层较齐全,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基岩由北至南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震旦系下统耀河组石英砂岩、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白云岩和陡山沱组千枚岩、志留系中统坟头组砂页岩、泥盆系上统云台观组粉砂岩、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本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北西向断裂构造,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老地层风化强烈,工程地质性状较差。本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主要露天采石和修建排洪设施。
该区目前发育有1处地质灾害,为滑坡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2.6%,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01个/km2,总面积为1750m2,总体积3500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较差,灾情等级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0万元。威胁资产200万元。险情等级小型。
(2)梅川镇困龙村~花桥镇戴文义村滑坡、不稳定斜坡中易发亚区(B2)
该区位于武穴市北部,该区横跨梅川镇、余川镇、花桥镇和大金镇四个镇,面积为276.2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2.2%;地貌为中低山区,标高为200~800m,沟谷切割深度150~350m,山坡坡度为35~45°,区内地势起伏,地面平均坡度25°左右。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红安群浅粒岩、中古代超基岩性、中元古代基性岩、早白垩纪赵俊单元二长花岗岩。本区构造断裂较发育,地表岩石风化强烈,局部风化呈砂状、碎块状,工程地质性状较差。该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和修建公路。
该区目前发育有5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3处,泥石流1处,不稳定斜坡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0.4%,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02个/km2,总面积为9.25×104m2,总体积13.17×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差3处,稳定性较差1处,灾情等级均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3.5万元。威胁人口62人,威胁资产480万元。险情等级均为小型。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
全市地质灾害低易发区1个,为梅川镇柏树下村~花桥镇郑公塔~刊江办事处二里半社区滑坡低易发区,主要武穴市域中部,黄(石)~黄(梅)高速公路南北两侧,该区横跨梅川镇、余川镇、四望镇、大金镇、花桥镇、石佛寺镇、大法寺镇、武穴办事处、刊江办事处、田镇办事处和龙坪镇8个乡镇3个办事处,总面积597.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47.9%;该区地貌为丘陵岗区过渡平原区,北部黄(石)~黄(梅)高速公路以北丘陵区,标高为70~190m,南侧为平原区,标高为26~46m,出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冲积、洪积层,基岩为中元古代红安群浅粒岩、震旦系陡山沱组千枚岩、中元古代红安群浅粒岩。该区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较强烈,人类工程活动较密集,水利工程开挖、不良地基土是该区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该区地质灾害点总数为2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4.2%,滑坡2处,地质灾害密度为0.003个/km2,总面积为1.05×104m2,总体积9000m3m,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为基本稳定和不稳定,灾情等级均为小型。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威胁人口36人,预测经济损失100万元,险情等级均为小型。
(4)地质灾害非易发区(D)
全市地质灾害非易发区1个,位于武穴市区东侧的刊江办事处新矾村~龙坪镇朝阳村~万丈湖农场戴佰章一带,武穴市南东侧,属长江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区,湖泊密布,地面标高为15~18m,该区面积109.8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8%;地表无基岩出露,地表均被第四系冲洪积层和湖积层覆盖。该区多年来未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今后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大。
根据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把地质灾害易发区内人口密集居住区(城市、集镇、村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干线、通讯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重要经济区(支柱产业开发区、大中型工矿区、循环经济实验区)、风景名胜区(自然景点、文化遗存、地质遗迹)、重要农业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特色农业区)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划区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共划分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4个,总面积142.1km2(表3-2),除4个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外,其余均为一般防治区;重点防治点20处,一般防治点20处(见附图2)。
武穴市地质灾害易重点防治分区表 表3-2
防治区 | 重点防治亚区 | 易发程度分区 | 防治区段代号 | 面积 (km2) | 合计 (km2) |
重 点 防 治 区 (A) | 余川镇桃树岭不稳定斜坡~余川镇邢山村滑坡不稳定斜坡重点防治亚区(A1) | 高易发区 | A1 | 39.0 | 142.1 |
大法寺镇张百柯村~四望镇刘寿村地面塌陷重点防治亚区(A2) | 高易发区 | A2 | 88.9 | ||
花桥镇杨二岭~大金镇花园村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3) | 高易发区 | A3 | 11.7 | ||
梅川镇下赵-梅川镇峰口村滑坡重点防治亚区(A4) | 高易发区 | A4 | 2.5 |
(1)余川镇彭河村~余川镇桃树岭重点防治亚区(A1)
该区位于武穴市北北东侧,均属于余川镇,面积为39.0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3%;地貌为中低山区,最高标高为1063.4m,最低标高为80m,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切割强烈,坡度为35~50°,山坡植被发育。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早白垩纪黄家湾单元二长花岗岩,浅部岩石风化强烈,呈粗砂状、碎块状,工程地质性状较差,深部岩石较完整,呈块状,局部节理裂隙发育。该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为地形条件限制人工切坡建房,切坡修建旅游公路设施等。目前地质环境问题不突出,但存在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
该区目前发育有15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8处,不稳定斜坡5处,崩塌1处,泥石流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33.3%,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41个/km2,总面积为1.45×104m2,总体积4.28×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差5处,稳定性较差11处,险情等级为中型的1个,15个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73万元。威胁人口439人,威胁资产2465万元。
A1区内重点防治点10处(详见表3-3),主要为灾点编号WX001、WX006、WX008、WX009、WX014、WX015、WX016、WX017、WX018、WX019;一般防治点5处。近期防治点11处,远期防治点5处;市级监测点4处,镇级监测点7处,村级监测点5处;工程治理8处,搬迁避让2处。
表3-3 A1重点防治区重点防治点防治措施一览表
位置及灾种类型 | 体积 | 险情 | 监测 | 防治措施 | 防治 |
余川镇彭河村二组不稳定斜坡 | 5775 | 小型 | 镇 | 监测 | 重点 |
余川镇向宕村二组滑坡 | 690 | 小型 | 镇 | 工程治理 | |
余川镇青蒿村鸡公山滑坡 | 35600 | 小型 | 市 | 工程治理 | |
余川镇邢元村五组滑坡 | 1904 | 小型 | 镇 | 监测 | |
余川镇王冲村三组不稳定斜坡 | 5200 | 小型 | 市 | 工程治理 | |
余川镇王冲村一组滑坡 | 3300 | 小型 | 镇 | 工程治理 | |
余川镇王冲村二组不稳定斜坡 | 4500 | 小型 | 镇 | 工程治理 | |
余川镇梅宕村七、八组不稳定斜坡 | 37800 | 中型 | 市 | 工程治理 | |
余川镇桃树岭五组不稳定斜坡 | 13200 | 小型 | 市 | 工程治理 | |
余川镇桃树岭三组滑坡 | 1200 | 小型 | 镇 | 治理或搬迁 |
该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山区建房切坡及修路切坡,主要引发滑坡地质灾害(或潜在的不稳定斜坡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等,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普及,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系统,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强对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对危害严重、威胁村庄居民的地质灾害先期开展工程治理或专业监测。
(2)大法寺镇张百珂村~四望镇刘寿村滑坡、地面塌陷重点防治亚区(A2)
该区位于武穴市西侧,横跨田镇办事处、大法寺镇和四望镇,面积为88.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1%;地貌为低山丘陵区和长江冲积平原,最高标高为285m,最低标高为22m,相对高差为265m,地形坡度为25~35°,山坡植被不发育。区内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砂砾石和更新统网纹状粉质粘土,出露的基岩由北至南地层逐渐变新,主要震旦系陡山沱组灯影组灰岩、寒武系下统牛蹄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泥质灰岩、志留系中统坟头组粉砂岩,三叠系中统嘉陵江组灰岩、下统大冶群灰岩,侏罗系下统王龙滩组石英砂岩;该区岩石风化较弱,岩体结构较好,局部地段被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该区人类经济工程地质活动强烈,主要为矿山(采石、采煤业)开发,以往采煤留下的采空区,目前已给当地的居住环境、生活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为人工切坡建房和修路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该区目前发育有15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7处,地面塌陷7处,不稳定斜坡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31.25%,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17个/km2,总面积为11.94×104m2,总体积18.05×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差5处,稳定性较差10处,灾情等级均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1.3万元。威胁人口883人,威胁资产1749万元。险情等级中型2处,小型13处。
A2区内重点防治点7处(详见表3-4),主要为灾点编号WX026、WX027、WX030、WX032、WX035、WX036、WX038;一般防治点8处。近期防治点9处,远期防治点6处;市级监测点1处,镇级监测点5处,村级监测点9处;工程治理4处,搬迁避让0处。
表3-4 A2重点防治区重点防治点防治措施一览表 | ||||||
位置及灾种类型 | 体积(m3) | 地质灾害规模 | 监测 | 防治措施 | 防治 | |
田镇办事处奥德赛化工厂滑坡 | 13160 | 小型 | 村 | 监测 | 重点 | |
田镇办事处钱炉村钱炉垸滑坡 | 520 | 小型 | 镇 | 监测 | ||
田镇办事处马口村马口垸不稳定斜坡 | 65625 | 小型 | 市 | 工程治理 | ||
大法寺镇张百珂村后山滑坡 | 560 | 小型 | 村 | 工程治理 | ||
大法寺镇胡桥村一组地面塌陷 | 200 | 中型 | 镇 | 监测 | ||
大法寺镇双庙村二组滑坡 | 1600 | 小型 | 镇 | 监测 | ||
四望镇竹影山村余全益垸滑坡 | 7500 | 中型 | 市 | 工程治理 |
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滑坡、地面塌陷(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及不稳定斜坡等,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普及,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系统,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强对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对危害严重、威胁村庄居民的地质灾害先期开展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
(3)花桥镇杨二岭村-大金镇花园村重点防治亚区(A3)
该区位于武穴市北部,该区横跨花桥镇和大金镇二个镇,面积为14.9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9%;地貌为中低山区,标高为200~800m,沟谷切割深度150~350m,山坡坡度为35~45°,区内地势起伏,地面平均坡度25°左右。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红安群浅粒岩、中古代超基岩性、中元古代基性岩、早白垩纪赵俊单元二长花岗岩。本区构造断裂较发育,地表岩石风化强烈,局部风化呈砂状、碎块状,工程地质性状较差。该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切坡建房和修建公路。
该区目前发育有6处地质灾害,其中滑坡4处,崩塌1处,不稳定斜坡1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2.5%,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40个/km2,总面积为2.3412×104m2,总体积21.93×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差4处,稳定性较差2处,灾情等级均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2万元。威胁人口72人,威胁资产395万元。险情等级均为小型。
A3区内重点防治点1处,主要为灾点编号WX045;一般防治点5处。近期防治点5处,远期防治点1处;市级监测点1处,镇级监测点0处,村级监测点5处;工程治理1处,搬迁避让1处。
该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矿业开发、建房切坡及修路切坡,主要引发滑坡地质灾害(或潜在的不稳定斜坡隐患点)。该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滑坡,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普及,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系统,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强对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对危害严重、威胁村庄居民的地质灾害先期开展工程治理或搬迁避让。
(4)梅川镇下赵~梅川镇峰口村重点防治亚区(A4)
该区位于武穴市北北西侧,均属于梅川镇,面积为10.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0.8%;地貌为低山丘陵区,最高标高为194.6m,最低标高为60m,相对高差为130m,地形坡度为25~45°,山坡植被较发育。出露的基岩主要为早白垩纪东安河超单元二长花岗岩、早白垩纪鹊儿坡单元二长花岗岩、早白垩纪梅川超单元二长花岗岩和中元古红安群浅粒岩和白云石大理岩。浅部岩石风化较强烈,工程地质性状较差,人工切坡后易形成潜在的滑坡隐患。
该区目前发育有3处地质灾害,均为滑坡;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6.25%,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25个/km2,总面积为5400m2,总体积1.41×104m3,地质灾害规模均为小型,稳定性均较差,灾情等级均为小型,地质灾害已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5万元。威胁人口31人,威胁资产510万元。险情等级均为小型。
A4区内重点防治点1处,主要为灾点编号WX022;一般防治点2处。近期防治点2处,远期防治点1处;市级监测点1处,镇级监测点0处,村级监测点2处;工程治理1处,搬迁避让1处。
该区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山区建房切坡及修路切坡,主要引发滑坡地质灾害(或潜在的不稳定斜坡隐患点)。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滑坡和不稳定斜坡等,其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地质灾害的宣传普及,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系统,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加强对稳定性差的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预警。对危害严重、威胁村庄居民的地质灾害先期开展工程治理或专业监测。
依据规划期指导思想,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全面构建全市 “四位一体”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防治四大体系,进一步落实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两大计划目标任务,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合理进行地质灾害防治任务部署。
“十三五”期间,规划完成我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任务。按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重点网格和一般网格,落实网格化各成员,建设地质灾害网格化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本规划期内根据已开展网格化工作,进一步总结提高,逐步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
一是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和年度“三查”。各乡镇开展辖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统一排查和年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的“三查”工作,并及时更新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二是开展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工作。完成我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万)和南部乡镇岩溶塌陷调查工作。
三是开展重点工程区、重大工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环境地质调查工作,为确保重要工程安全提供地质灾害防治依据。在城区和重点乡镇尝试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落实地质灾害点专业监测预警。规划每年对已建成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点继续开展监测工作,并进行维护;在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每年新建1处市级督办重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市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针对威胁城镇、重大工程区及交通干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步建立专业监测点,以提高我市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的空间控制能力。
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全面完成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结合网格化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群测群防工作,实现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全覆盖。
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在已有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网点基础上,建立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网点,实现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网络全覆盖。
1、实施搬迁避让工程
对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居民点,通过项目申报向省国土厅和市政府争取资金,每年实施1处主动搬迁避让工程;同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等任务,充分考虑“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实行主动避让,易地搬迁。
2、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
选择威胁人口众多、财产巨大,特别是威胁市区、集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工程治理。规划对15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立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履行监测预警与应急队伍职责。进一步建实建强市的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武穴分站。推进基层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和救援队伍建设,配备应急车辆等必要的应急装备,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应急值守队伍建设,完善应急值守工作制度,提高信息报送的时效性、准确性,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和启动应急响应,提高应急值守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综合预案推演和实战演练;健全共同责任机制,编制相关工作规程;开展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全面建成我市地质灾害应急体系。
“十三五”期间,完成我市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提升基层地质灾害综合防御能力。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工作。建立完善地质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网格化、智能化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技术体系,建立主动融入全省统一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数据的存储、管理、决策功能,提升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快速响应信息报送调度指挥的能力。加强地质灾害信息共享与服务,实现与气象、水利、环保、住建、交通、旅游等相关部门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共享,有效提升应急处置和服务社会能力。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公益广告、专家讲座、应急演练等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各级管理干部深入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增强公众应对突发地质灾害自救互救的能力和信心。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实施科技创新研究,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工作,提升在地质灾害形成机理、早期识别、成灾模式等方面的科学认识,加强灾害风险评估、预测预警等研究,完善地质灾害相关理论。开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实验,加强无人机遥感、GIS等技术的应用,大力推进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机制。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是政府行为,公益性强,必须多方面筹集和正确使用资金,才能确保防治规划的认真贯彻实施。
(1)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武穴市财政预算;
(2)按照“自然形成的地质灾害由国家负责治理,人为引起的地质灾害,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将防治资金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
(3)重大地质灾害的防治资金,经国土资源部门立项,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国家、地方共同承担。
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安排,合理部署,选择最迫切的搬迁任务、治理工程优先实施。2020年前,基本完成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综合防治任务,全面完成地质灾害详细调查任务,查明重点工程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编制重点区地质灾害风险图,提出综合防治方案,及时更新防灾预案;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实现监测预警网络全覆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水平;完成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人员搬迁及贫困县的扶贫搬迁任务;对危害重大、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重大型隐患点,采取工程治理措施。规划期末,对威胁城镇、学校、居民区、重大工程区的隐患点,基本完成搬迁或治理,解除威胁。
武穴市毕竟地方财力有限,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部分资金目前需要国家拨款,防灾资金的使用应当专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对挪用防灾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
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达到如下效果:
武穴市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后,其减灾防灾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位一体”网格化防灾体系良好运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责任更加明晰,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地质灾害良好局面,全市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将趋于最小。
1、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奠定坚实的防灾减灾的群众基础,保障社会秩序的安定,保证资源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同时,还将保护地质生态环境,使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其社会效益巨大。
2、经济效益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防治采取的措施和近期防治工作部署;按投入与防治效果比来分析,投入的资金主要由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体系建设、重点监测点的布置、重大隐患点的勘察、工程治理费用、搬迁避让费用、气象预报预警费用、退耕还林补偿费用等构成,初步估算费用为2171万元,预测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909万元,投入产出比1:3.7,同时使约1481人不再受地质灾害的威胁。由此可见地质灾害防治的经济效益是极为显著的。
明确市政府与乡镇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权的划分,分级防控;坚持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地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市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以及《湖北省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协调沟通,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及相关的国家、行业、我省技术标准体系。
坚持法治思维,依法防灾。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等工作,必须按照相应的法律、标准规范进行。
进一步加强市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机构和技术支撑机构建设,以加强对我市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指导。对在基层一线从事地质灾害巡查调查、监测预警等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在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确保基层地质灾害防治队伍的稳定
科学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重点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新理论、新科技和新方法研发与应用,增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高地质灾害的综合勘查评价和监测预报水平,提升信息采集处理和防灾减灾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将实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应用于防灾减灾实践。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治理项目的支持和指导监督。
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并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加大投入力度。要切实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应急保障和防治工程资金投入,加大对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市人民政府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增加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款专用,同时探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加大宣教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媒介,普及地质灾害基础知识,提高政府、部门、单位和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人要全面掌握本辖区地质灾害情况,切实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及抢险救援指挥能力。